为更好服务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与高水平人才基地建设,加速生物医药领域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北京药学会、北京市怀柔区科学技术协会联合承办的“2025 年首都前沿学术成果报告会(生物医药领域)”,于2025年9月30日在北京市怀柔区成功举行。本次会议采用“线下+线上”融合模式,其中线下参会人数百余人次,线上科协频道同步吸引众多专业人士11362人次参与,为生物医药领域从业者搭建了高效的学术交流平台。
北京市怀柔区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任会东发表致辞,深刻阐述了本次报告会对推动区域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意义。随后,任会东书记与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周宁主任共同为荣获“2025 年首都前沿学术成果”的7位科研人员颁发证书,以表彰其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前沿探索与突出贡献。
报告会由北京药学会临床研究与转化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周颖和北京药学会药剂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王坚成共同主持。
在核心报告环节,6 位领域内顶尖专家围绕生物医药前沿方向展开深度分享: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邓荣辉研究员,聚焦 “仿生策略延缓关节内药物代谢半衰期的研究”,深入解析药物递送技术的创新突破;军事医学研究院钟武教授,以 “中药巴戟天寡糖抗抑郁作用机制研究” 为题,揭示传统中药在精神类疾病治疗中的潜在价值;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齐长松教授,分享 “CAR-T 细胞治疗在消化系统肿瘤的探索” 成果,展现细胞治疗技术在恶性肿瘤领域的应用前景;上海中医药大学交叉科学研究院王群研究员,针对 “去甲泽拉木醛靶向 USP22 降解 PD-L1 的抗肿瘤免疫作用机制研究” 进行阐述,为肿瘤免疫治疗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北京化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柳朝永研究员,介绍 “大分子药物投递技术平台” 的构建与应用,助力解决大分子药物临床转化难题;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陈科良研究员,围绕 “传统中药羊踯躅镇痛成分发现及功能研究” 展开汇报,为镇痛药物研发提供新的天然产物方向。6 位专家的报告内容兼具科学性、创新性与实用性,引发现场听众的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
为进一步深化学术交流、促进观点碰撞,北京药学会充分发挥药学科技人才智库优势,特别邀请4位专家参与现场讨论环节,分别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冯欣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宋丹青教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庞晓丛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宋经元教授。专家们针对报告内容中的关键技术、研究难点及未来方向展开深入探讨,为参会者提供了多维度的学术视角,有效推动了前沿成果的交流与转化。
作为服务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高水平人才基地建设的重要学术活动,本次报告会充分发挥了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的统筹协调作用与北京药学会的人才智库优势,切实推动了生物医药领域前沿学术成果的交流传播与转化应用。未来,期待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凝聚行业力量,持续深化生物医药领域的创新研究与跨界合作,为北京乃至全国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动能,助力攻克更多医疗健康领域的技术难题,为人民生命健康保障贡献科技力量。
北京药学会
2025年10月1日
北京药学会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中路2号小二楼2层
本网站浏览49467555次
Copyright 2012 北京药学会( 本网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转载 ) All Rights Reserve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