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
字号 16

“医药同行,守护健康”演讲活动圆满举行 ——聚焦多学科协作,共筑药学服务新范式

2025年09月29日

2025年9月27日,由北京药学会主办、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承办的“医药同行,守护健康”演讲活动在京顺利召开。本次活动旨在推动临床药师与医师的深度协作,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医药协同模式,提升药学服务在临床诊疗体系中的整合度与影响力。

活动邀请来自北京11家医疗机构的临床团队参与,每支团队均由药学部(药剂科)临床的药师与临床科室的医师联合组队,围绕真实临床病例,开展跨学科复盘与思辨交流。

会议主席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杜小莉教授在开场致辞中指出,临床药师正面临从“保障供应”向“临床参与”的职能转型,药师与医师协同诊疗的新模式不仅有助于实现药师职业价值,更能通过多学科整合,产生1+1>2的协同增效效应,从而优化临床诊疗路径,更好地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性与有效性。

本次会议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成华教授、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王芳教授及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伊博文教授共同担任主持。

会议特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段雪飞教授作“结合指南谈保肝药物的合理应用”的专题报告。段教授系统梳理了常用保肝药物的分类、作用机制及药理特点,深入剖析保肝药物的适应证、使用时机与个体化用药策略。报告内容兼具理论深度与临床实用性,有助于医师诊疗能力的提升。

本次演讲环节共呈现11个具有代表性的临床实践案例,涵盖高龄、儿童、哺乳期妇女、危重症及围手术期等特殊用药人群,涉及多学科团队(MDT)会诊、专科药学问诊与查房、围手术期药学监护、慢性病长期管理、创新型医药联合门诊运行机制、治疗药物监测(TDM)与个体化给药、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管理、感染性疾病综合治疗与药学支持等核心临床场景。

活动邀请了22位资深临床药学与医学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对各团队的表现进行专业点评与综合评分。评审专家一致认为,活动案例覆盖诊断、治疗、监测、不良反应及患者教育全链条,凸显药师在方案制定、风险预警与疗效评估中的核心作用;TDM、个体化给药、药物相互作用等先进技术落地,标志着北京药学服务正迈向精细化、科学化,医药联合门诊与随访机制更为慢病与特殊人群管理开辟新路径。

经专家评审,最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安鹏姣药师、舒美钧医师荣获“卓越协作团队”,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宋微微药师、张博伦医师荣获“医药双璧团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彭文星药师、张祚医师与北京市顺义区医院张婉药师、周婧医师荣获“精诚协同团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刘腾药师与陈玮婷医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刘小会药师与高琦医师、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帅药师与齐碧薇医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石景山医院滕飞药师与刘朝阳医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马寅药师与崔晨曦医师、航空总医院李瑞瑞药师与刘倩医师及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蔡悦萍药师与夏亚茹医师共同荣获“同心聚力团队”。

会议名誉主席梅丹教授在总结发言中指出,团队专业默契,药师已深入复杂病例管理;但把药学语言化为临床语言、与医生经验融合,仍是核心挑战。“会用药”到“用好药”,是技术,更是长期修炼的临床艺术。

本次“医药同行,守护健康”演讲活动,既高水准交流,也集中展示药学服务创新。通过真实案例的深度剖析与多学科对话,进一步明确了药师在现代医疗体系中的定位与价值。未来医药协同深化,药学服务将更深度嵌入临床,持续护航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

北京药学会医院药学专委会供稿

2025年9月29日

北京药学会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中路2号小二楼2层

本网站浏览49981778次

Copyright 2012 北京药学会( 本网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转载 ) All Rights Reservered

京ICP备1405355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4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