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适用于哪些人群?
2014年01月17日
应该接受胰岛素治疗(适应症)的患者包括:
①1型糖尿病(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人,约占糖尿病总人数5%。由于自身胰岛B细胞功能受损,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小于正常人的10%),必须依赖外源性胰岛素治疗以维持能量代谢和生命。一般需采用多次注射(强化)胰岛素治疗或胰岛素泵治疗才能良好控制血糖。
②口服2种以上降糖药糖化血红蛋白不能达标(>7.0%)的2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人,应该开始辅用胰岛素治疗。已有较长时间糖尿病病史,单用胰岛素治疗或口服降糖药辅用胰岛素治疗,血糖逐渐控制不佳,糖化血红蛋白>7.5%,测定自身C肽分泌水平很低,提示自身胰岛B细胞功能衰竭者,应给予多次注射(强化)胰岛素治疗或胰岛素泵治疗。
③妊娠糖尿病及糖尿病合并妊娠的妇女,妊娠期、分娩前后、哺乳期,如血糖不能单用饮食控制达到要求目标值(空腹血糖<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6.7mmol/L)时,需用胰岛素治疗,禁用口服降糖药。
④糖尿病人并发急性感染、慢性重症感染(结核、病毒性肝炎等)、外伤、手术、急性心、脑血管梗塞等情况时应暂时或阶段性改用胰岛素治疗,待病情平稳2-3周后改回原治疗方案。
⑤糖尿病人合并任何原因的慢性肝、肾功能不全者,及其它原因(如对口服降糖药过敏等)不能接受口服降糖药治疗者。
⑥明显消瘦的2型糖尿病患者,适量胰岛素治疗有助于食物的吸收、利用,促进体重增加。
⑦初诊2型糖尿病存在高血糖,经饮食运动控制血糖改善不明显,糖化血红蛋白>9.0%,可以短期采用多次(强化)胰岛素注射或胰岛素泵治疗,尽快控制高血糖至正常人水平。此时的胰岛素治疗有利于?细胞的保护,部分?细胞的功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
⑧部分其它类型糖尿病人,尤其是垂体性来源的肿瘤、胰腺病变、B细胞功能缺陷致病者。
由上所示,糖尿病人需长期接受胰岛素治疗者(①②)约占20-25%,其中以2型糖尿病人为多。③④⑥⑦条所指接受胰岛素治疗者多为阶段性,⑤⑧条则根据病情衍变情况及研究治疗进展决定是否长期用胰岛素治疗。将来基因治疗和人工脏器植入研究成功有望改变长期胰岛素治疗的模式。
1、 强化胰岛素治疗适用于哪些人?
强化胰岛素治疗是指用更有效的胰岛素注射方法、在较短的时间内、严格控制血糖达到正常人水平的治疗措施。常用的模式 是:①三个主餐前皮下注射短效或速效胰岛素、晚睡前注射中效或长效胰岛素的每日四次胰岛素注射方式;或是②胰岛素泵治疗。这两种治疗模式都能基本模拟日常 生活中对胰岛素的需求,较一天一次基础胰岛素治疗(不能顾及餐后血糖升高)、一天两次预混胰岛素治疗(不能很好顾及早餐空腹、午餐后及下午血糖的升高)更 容易控制血糖达标,但操作要求也更高一些。
强化胰岛素治疗的目的是严格控制血糖达标,多是针对血糖控制未能达标的糖尿病患者。主要涉及到因某些原因需要将血糖控制好才能更获益或更安全的情况,包括:
① 1型糖尿病合并中期以上眼底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需要严格控制血糖,以便减缓病变发展速度。
② 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伴有明显高血糖(糖化血红蛋白>9.0%)者,此时高血糖不仅影响全身代谢水平,更会严重影响胰岛?细胞自身功能和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通过短期(2-4周)胰岛素强化治疗,减少?细胞自身的负荷,增加?细胞自身对葡萄糖的利用,改善其自身的能量代谢,可使?细胞功能得到相当程度的恢复,多数患者经过治疗后可换为口服降糖药治疗,有的患者在治疗后2年后仍仅需要饮食和运动措施就能很好控制血糖。
③ 需要手术、处于应激状态(外伤、感染、心脑血管病变急性期等)的糖尿病患者,已有很多研究提示,此时血糖控制良好对预后影响很大。
强化胰岛素治疗在控制血糖较低水平的同时会更容易发生低血糖,故不适用于因血糖控制过严会发生严重低血糖、甚至威胁生命的糖尿病患者,禁忌症包括:①.有增加严重低血糖危险的病人,如最近有严重低血糖史者、对低血糖缺乏感知容易发生意识障碍者、服用?阻滞剂治疗高血压或心脏病者、内分泌疾病继发的垂体前叶、肾上腺疾病遗留糖皮质激素分泌不足者。②.幼年和高龄、自我管理能力差的患者;③.有糖尿病晚期并发症者(已行肾移植除外);④.有其它缩短预期寿命的疾病或医疗情况;⑤.酒精中毒和有药物成瘾者;⑥.精神病或精神迟缓者;⑦.有严重心、脑血管病变者;⑧.智能水平较低或记忆力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