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整个药品流通行业增幅趋缓,微利化特征更加凸显。
上周末在苏州召开的2014中国药品流通行业资本论坛上,中国医药商业协会执行会长付明仲在对去年流通行业运行情况作分析时指出,流通企业必须加快转型,寻求创新的经营模式,加快新业态发展,利用资本加速并购重组。
增速趋缓
商务部统计直报系统初步统计,去年药品流通行业销售总额13,018亿元,同比增长16.5%,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2个百分点。其中药品零售市场2343亿元,同比增长12%,增幅回落4个百分点。去年全国药品流通直报企业(968家)主营业务收入9873亿元(不含税,下同),同比增长17%,增幅回落3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202亿元,同比增长16%,增幅回落0.5%;平均毛利率6.7%,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平均费用率5.1%,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平均利润率1.7%,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
从占有率来看,2013年前100位药品批发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占同期全国医药市场总规模的64.5%,比上年提升0.5个百分点。年度主营业务收入在100亿元以上的企业有12家,比上年增加2家;50亿~100亿元的有11家,比上年增加4家;10亿~50亿元的有75家,比上年增加1家。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华润医药商业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九州通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和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稳占前五强席位。
零售方面,据统计,2013年零售百强企业销售额为742亿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占药品零售市场总额的31.7%。其中,前5位企业占10%,前10位企业占15.9%,前20位企业占20.5%。除前5位企业占比较上年略有上升外,前10位、前20位和前100位的企业占零售市场总额比重均有下降。
随着医改不断深入,新农合、基药采购和公医改革等工作也进一步开展,这对药品流通业产生了综合性影响。
“前100位药品批发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远超行业平均水平。”付明仲指出,大型药品批发企业推动市场集中度提升。零售方面则规模扩张缓慢,集中度未达流通“十二五”规划预期。
国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魏玉林指出,当前中国零售市场是不成熟的,缺乏大型、占据垄断地位的龙头企业。也正是这种不成熟的市场环境,孕育了海量发展机会。
经营模式创新
流通增速放缓并呈现微利化是业内共识,面对高度同质化竞争,药品流通企业在经营模式创新方面进行了新探索。
一是现代物流建设规模扩大。去年相关部委陆续颁布关于现代医药物流的行业标准,加上新版GSP的实施,各大药企加快发展第三方物流。二是创新型服务模式多样化。商务部还于2013年8月遴选了47个代表性较强、效果较好的医药物流服务延伸项目向全行业推广。三是借助电子商务平台,整合业务渠道,向供应链客户提供更多增值服务,实现线上线下业务经营的共同发展。
把握机遇
“重组并购、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仍是发展主线,服务模式与服务功能将向全产业链模式转变,运用资本经营的企业会不断增多。”付明仲指出,微利化态势仍将延续。不过,《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系列利好因素为行业稳步发展提供了市场容量。药品流通企业的兼并重组还会持续。同时,流通行业将整合产业链的各项资源,提高市场开拓能力和运营效率,提升市场覆盖力、终端掌控力,提供更全面的增值服务,将供应链向高端纵深延伸。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全面普及,电子商务与传统零售药店服务模式也在不断创新。
付明仲建议,应大胆探索物联网的应用,并在信息技术平台开发方面有所突破。同时加快新兴业态发展,包括医药分销物联网、第三方物流配送业务、电子商务的供应链管理延伸服务项目、基础信息平台建设。还需要更加关注运营效率与成本。
魏玉林也表示,当前环境下,流通企业数量偏多,同质化竞争明显且创新服务能力不足。“也正是由于目前尚未出现高度垄断型企业,谁能充分把握政策、资本与创新,谁就能把握住千载难逢的机遇,成为中国医药流通领域的领头羊。”
2014-4-29来源:医药经济报
北京药学会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中路2号小二楼2层
本网站浏览36872888次
Copyright 2012 北京药学会( 本网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转载 ) All Rights Reserve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