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日,网络上广泛流传安徽省卫计委列出的门急诊常见不需输液的53种疾病的清单。安徽卫计委要求,省内医疗机构要求只有在病情危重的情况下,才可使用静脉输液的建议。针对这一做法,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北京市卫计委了解到,目前我市也已要求各医疗机构将抗菌药物使用纳入常态化管理,监测范围也从二、三级医院扩大到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民办医疗机构,今后将逐步做到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工作的全覆盖。
药品不良反应检测抗生素居首
“上呼吸道感染、急性鼻炎、小儿腹泻……”在不少人的常识中,因这些疾病入院就诊时,打上几次“吊瓶”是很常见的治疗方式。然而实际上,在我国,因为抗生素使用率过高,超时、超量、不对症使用或未严格规范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十分普遍。
据国家食药监总局今年5月发布的《2013年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显示,2013年我国共收到抗感染药物的不良反应事件报告51.7万例,其中严重报告2万余例,在各类药物中抗感染药报告数量居首位。同时,世界卫生组织2011年也曾发出警示称,中国住院患者的抗生素使用率高达70%,远远高于30%的国际水平。
对此,专家表示,滥用抗菌药物不仅会加大患者治病的经济成本及毒副作用,还有可能引起细菌的耐药性,使抗菌药物在较短时期内失效。一旦滥用抗菌药物造成正常菌群失调紊乱,导致医源性感染,会使一般伤口难以愈合,甚至不能愈合,严重的甚至可以致命。
抗菌药物使用纳入常态化管理
针对这一问题,今年4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再次发布《关于做好2014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的通知》。对此,北青报记者从市卫计委了解到,目前本市已要求各医疗机构将抗菌药物使用纳入常态化管理,并在原监管指标体系内增加了对门诊、急诊抗菌药物静脉使用的监管指标,监测范围也从二、三级医院扩大到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民办医疗机构,逐步做到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工作的全覆盖。
据了解,市卫计委从2011年4月至今,已开展了为期3年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工作。使全市细菌耐药程度得到有效控制,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从2011年的14.97%,下降至2013年的9.29%,下降率为38%,住院患者使用率从61.39%,降至43.78%,下降率为29%。全市抗菌药物采购金额占西药采购金额比从15.52%,下降至13.33%。
合理输液最大难题是患者不理解
为改善滥用抗生素现状,今年3月,航空总医院在京率先取消普通门诊静脉输液,并明确规定:门诊医生(除儿科、急诊、麻醉外)不得开具静脉用药处方。病情紧急的转急诊科治疗,急诊科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审慎开具静脉输液。医院儿科静脉输液暂时保留,但要对静脉输液患儿一日一诊,每日关注其输液的疗效和反应。
航空总医院院长高国兰介绍,取消普通门诊静脉输液实行三个月后,医院药占比整体下降3个百分点,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比例降至7.61%,药品不良反应同比下降了51%。
同时,在这一新举措推行的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来源于部分患者缺乏医学知识,对医生拒绝开具静脉输液的不理解。一些患者从门诊一路投诉到管理部门,强烈要求输液,对此,高国兰表示,医院针对来院就诊病人中开展了发放合理用药宣传单,并通过门诊大厅电子屏、健康大讲堂等进行深入宣教,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对话
合理输液不能一刀切
对话人:北大医院小儿外科主任姚红新
北青报:您如何看待安徽省提出的53种不需要输液疾病名单?
姚红新:我认为很多疾病不能一刀切,还是要按照不同病情来判断治疗方法。以小儿腹泻为例,如果是普通着凉拉肚子或是因病毒引起的腹泻,确实不需要抗生素来治疗,但如果是因为吃了脏东西而引起了频繁腹泻,使用抗生素消炎或通过输液的方式帮助孩子补液还是有必要的。
北青报:在临床诊治中,推行禁止滥用抗生素遇到的困难在哪?
姚红新:其实目前大部分医生都对抗生素的使用十分谨慎,但由于北京的医疗机构,特别是三甲医院,接诊的很多病患送来时病情都比较严重,很难从最基本的治疗方式,或是从最基础的抗菌素用起。如果药品用晚用错,很有可能对治疗造成延误。也有一些医生担心治疗出了问题,会更加激化医患之间的矛盾。
北青报:作为临床医生,您认为今后在滥用抗生素管理上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姚红新:我认为加大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民办医疗机构中的管理力度是有必要的,同时要格外注意对不同情况下用药的分别处理方法,避免在确实需要用药时延误治疗的情况。同时要加大对患者的宣传,注意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菌药物,不可随便自行用药,避免多种药物联合使用而产生不良反应。
www.PharmNet.com.cn 2014-08-21 北京青年报
北京药学会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中路2号小二楼2层
本网站浏览36881618次
Copyright 2012 北京药学会( 本网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转载 ) All Rights Reserve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