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BAT三巨头抢滩的投资阵地,再一次高度默契地延伸到了移动医疗领域。
这其中腾讯的烧钱意识格外显著。10月13日,挂号网联合腾讯宣布,挂号网获得腾讯领投的融资,本轮总融资额超过1亿美元,刷新了一个月前自己创造的纪录。9月2日,腾讯刚刚以7000万美元战略投资医疗健康互联网公司丁香园,创下当时该领域内融资规模之最。
与之相比,阿里巴巴的医疗产业布局已提前低调开启。从2011年马云的云峰基金向寻医问药网投资数千万人民币,到今年7月投资医生预约APP—华康全景网,阿里巴巴在移动医疗的长线规划与投资野心路人皆知。
另一角色百度的动作似乎不及老牌对手快、狠。今年7月,百度与智能设备厂商和服务商联手推出“北京健康云”,与百度云形成无缝对接。其先前推出的dulife系列健康可穿戴产品,能够数据化记录用户的运动状况或者健康状况,也是从数据搜集的角度出发。
按照判断一个行业是否将迎来爆发机遇,除了“看相关市场政策”外,还可以参考BAT三巨头是否有频繁地参与其中”的说法,医疗健康领域的火热昭然若揭,国内的移动医疗行业也开始成为资本流动的新方向。
艾媒咨询公布的数据显示,预计到2017年底,中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将突破百亿,达到125.3亿元。在行业面临爆发和洗盘的利好之下,巨头在资本与资源上的优势是否强大到再次垄断板块?医疗投资潮谁才是玩家?
跑马圈地
近期BAT三家巨头中,无疑是腾讯的移动医疗投资最为亢奋。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总额达1.7亿美元的两笔注资,似乎有益彰显腾讯布局医疗健康产业的决心。
腾讯方面表示,投资完成后,丁香园将会和腾讯在各个平台展开一系列合作,包括对微信系统的探索和对接。而挂号网在融资后发布的“微医平台”,更是拟将与微信、QQ打通,为医院和医生提供接口,为挂号网、微信、QQ的用户直接提供就医服务。
从投资标的类型到合作模式的如出一辙,更加凸显腾讯占领在线医疗资源的投资目的。其主业拥有的广泛用户及天然互动平台成为移动医疗产业发展的有利线下线上资源,另一方面,互联网行业分析师梁振鹏还指出,这种在医疗领域的投资同时实现其自身主业的延伸。
这一点在另外BAT两巨头跻身移动医疗产业的动作上体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相比对寻医问药网、华康全景网寥寥几千万的投资力度,阿里巴巴与中信21世纪的合作更能显示其投资侧重点。今年1月,阿里巴巴成功控股中信21世纪的公告显示,公司称正斥资1.7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37亿人民币,收购中信21世纪54.3%的股份。
这笔交易意味着马云将为阿里买得一张市场上第一块第三方网上药品交易牌照,同时,中信21世纪掌握着中国仅有的“药品监管码体系”这一国家级项目,自被控股后,这一体系便在阿里云托管。马云于是将在线药品销售权和医药数据资源同时收入囊中,花10亿打通了电商在医药领域的监管瓶颈。
在这块新领地上,百度的投资表现颇为保守,更多地从优势领域—大数据出发,在云端分移动医疗的羹。截至目前,百度通过开放合作模式已经成功推出咕咚手环、inWatch手表、木木血压计、latin智能健康秤等若干款产品。
这些产品都是基于百度的云服务、大数据、深度学习等前沿技术,产品背后是百度围绕“健康云”概念做的布局。
艾媒咨询CEO张毅向时代周报记者分析称:“这恰恰反映出(三巨头)求稳的心态,这些都是他们业务的延伸,更有战略投资的味道在里面。这几家共同的投资规律就在于都是本身业务的延伸,不同的就是擅长的地方在哪里而已。”
他同时指出,BAT有的是先发优势,但是否能坐稳市场与其巨头地位并无直接联系。从资金、资源、变革几个出发点考虑,移动医疗产业更注重的可能是后者。这个领域有很多东西需要改变,对于新晋创业者来说,他们更敢尝试,这种心态可能更重要。
上述分析师梁振鹏则另外指出,BAT也并不是只投资与之相关的医疗项目,在该领域的扩张均尚处在摸索阶段。
百亿市场
按照国际医疗卫生会员组织的定义,移动医疗mHealth(MobileHealth)是通过使用移动通信技术,如移动电话、平板电脑和卫星通信面向个人或者医疗机构提供医疗服务和信息。
除了BAT的频繁加码,风投对mHealth的眼光也早已倾斜。据全球清洁能源通信和咨询公司Mercom Capital Group估算,仅2013年,风险投资家们共向医疗健康初创企业投资了22亿美元,其中有5.64亿美元投向了移动医疗企业。
根据清科研究中心统计,从2010年至2014年3月份,国内移动医疗行业共发生投资事件58起,涉及企业33家,披露金额超过1亿美元。
这其中的一众移动医疗企业从市场提振中获益。除了获得巨额资本青睐的挂号网、丁香园等医疗在线服务网站,今年8月,春雨移动健康也宣布完成高达5000万美元的C轮融资。此轮投资由中金公司、盾安集团旗下的如山创投和淡马锡旗下的Pavilion共同完成,蓝驰创投继A、B轮后继续跟投数百万美元。
9月中旬,九安医疗获得雷军小米系2500万美元的实体增资,公司通过股权架构调整及人员业务剥离等方式,将移动医疗—iHealth相关全球业务调整至拟新设的独立实体(拟定名为iHealth Inc)结构之下。
截至目前,移动医疗未来带来的投资回报也颇为可观。据市场研究公司ABI最近发布的一份报告,到2016年,全球移动医疗服务应用将为移动运营商带来115亿美元收入,而医疗设备厂商、内容与应用提供商及医疗保健服务提供商将分别获得66亿美元、26亿美元和24亿美元的收入。
中国医药物资协会发布的《2013中国医药互联网发展报告》显示,2013年中国移动医疗的市场规模达到了23.4亿,较上一年增长25.8%。预计到2017年底,中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将突破百亿元,达到125.3亿元。如此一来,资本热潮的持续发酵便不无道理。
张毅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说:“根据报告,我们对移动医疗产业整体上还是很看好的。中国现在很切实的情况就是,国民生活水平提高,生活富足起来,对线上产品的关注也更上了一个台阶。但反过来提供医疗服务的机构很多年都没变过,所以它需要一些新型的线上模式去改变。”
“国内移动医疗产业才刚刚起步,比较受风险投资商的关注,像腾讯这样的互联网巨头,甚至包括小米,也开始发力和介入,进行一些投资动作。这是源于消费者的衣食住行问题解决之后,会越来越注重提升生活健康品质,这个领域的发展前景值得看好。”梁振鹏向时代周报记者如是分析。
医药领跑A股刺激上游创投热
时代周报记者吕茵发自广州
作为今年移动互联网最火的领域,移动医疗的投资风潮绝不只有互联网巨头参与。医疗保健板块获市场青睐,医药主题基金也在持续发力,整个二级资本市场在倒逼资本链的上游—创业投资掀起热潮。
A股市场上,医药板块的上市公司数量有141家,既有市值排名靠前的白马股云南白药、恒瑞医药、天士力,也有小市值的新华制药、北生药业等。投资者通过医药主题基金投资,再次彰显板块和领域的市场热度。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现有医药主题基金共计21只,其中,主动股票型基金9只、混合型基金2只、指数型基金9只、QDII基金1只。截至10月18日业绩排名的股基前10名中,就有6只医药主题基金。
其中位列2–5名的4只医药相关主题基金分别是添富医药基金,十月以来增长2.57%;易方达医疗保健,增长2.42%;长城医疗保健,增长2.39%;大成健康,增长2.05%。除了上述4只基金以外,华宝兴业医药生物和博时医疗保健行业基金,两者分别以1.97%和1.95%的增长率暂列十月前十名。
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杨德龙向时代周报记者分析称:“今年三季度以来,医药板块出现了比较大的上涨,所以医药主题基金的表现比较优异。进入四季度,还可以继续看好。医药行业的盈利增长比较稳定,估值上也不高,加上医药是受益于医保的板块,在中国属于朝阳行业。”
另外,其行业属性使得医药板块的长期投资价值也受到机构青睐。数据显示,添富医药年内收益为16.92%,长城医疗保健年内收益为11.4%;博时医疗保健行业基金年内收益为19.06%,业绩表现均较好。
实际上,医疗保健板块在今年4月份出现过一波回调。不过,自5月中旬以来,医疗保健板块就已经开始回升,医疗保健指数由5月中旬的1600点附近,涨到目前接近1900点。
最新的调查显示,在市场处于阶段性调整的当下,作为传统的避险板块,部分医药主题基金不仅没有减仓,反而逆势加仓。有相关基金负责人表示,四季度医药板块超额收益将会增强,其中估值吸引、基药增补扩容明显、股市连续上涨的防御需要,将进一步吸引资金流入医疗板块。
www.PharmNet.com.cn 2014-10-28 时代周报
北京药学会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中路2号小二楼2层
本网站浏览36883677次
Copyright 2012 北京药学会( 本网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转载 ) All Rights Reserve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