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动态信息 药业新闻
药业新闻
字号 16

“共同研发、共享市场”,本土企业研发创新新模式

2014年10月31日

——第五届北京美中医药开发协会(BPBC-SAPA)主席论坛顺利召开

10月20日,第五届北京美中医药开发协会主席论坛在京召开。该论坛是市科委生物医药中心与美中医药开发协会(SAPA)共同策划,连续召开五年的系列活动。本届会议以“跨国公司发展经验借鉴”和“本土企业如何走向国际化”为议题,出席会议的有七位SAPA历任主席,以及来自诺和诺德、默克雪兰诺、江苏恒瑞、浙江贝达、山东绿叶、扬子江药业、浦润奥、凯悦宁、诺赛基因企业家高层,会议形成如下观点:

1.与跨国公司研发策略不同,国内企业应充分利用资源整合,围绕需求,集中资金,集中领域,从而做到“以小搏大”。

——诺和诺德中国研发中心总裁王保平

2.建立满足中国疾病需求的研发管线,着眼于药效明确的产品,加强研发深度和速度,与科研院所,跨国公司进行全方位合作是药企创新的必经之路。

——默克雪兰诺中国研发中心负责人郭峰

3.美国每年新药申请(NDA)数量平均为32个,中国平均为1个,我国创新药物研发仍处于早期。筛选引进国外优秀项目是国内企业快速研发的渠道。引进尚未上市、处于研发早期的项目,快速转化优势,降低风险。

——亚宝集团北京研究院院长王鹏

4.我国药物开发国际合作模式多数属于项目购买,项目认可度低,开发难度大。通过与跨国药企和具有专有技术的国外中小企业共同研发,共同分享市场,是药物研发的新思路。

——江苏恒瑞医药首席医学官申华琼

5.国际化的第一步应该是组建一支具有国际水准的研发团队,用国际标准贯穿实验、生产和流通。

——扬子江药业首席科学官吕强

6.院所要创新,培养学生也要创新。国内大学在培养技术人才时,要同时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创新思路。

——北京罗诺强施有限公司总经理魏世峰

背景

美中医药开发协会(SAPA)成立于1993年,是活跃在美国制药工业界的专业华人组织,长期以来以其专业水平和广泛基础在美中两国生物医药领域具有广泛影响。始于1996年的北京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论坛,是北京生物医药中心与SAPA合作的结晶。十八年来,双方的合作内容已从会议培训逐渐扩展到国际合作、人才和项目引进等多方面,SAPA已成为提升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国际合作能力的重要力量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归国发展的主要窗口。

随着海外人才归国潮的兴起,北京生物医药中心自2010年起,与SAPA在中美两地开展了多次人才对接活动,并签署合作协议,定期举办北京·美中医药开发协会(SAPA)主席论坛,邀请其历届主席为推进北京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发展工程、海外人才引进、技术和产品引进等工作出谋划策。SAPA目前拥有4000多名会员,大部分在全球著名跨国公司任职,已有一批会员归国就业,其中不乏生物医药领域精英,尤其是历届主席,均为产业界领军人物,是北京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关注对象。北京·美中医药开发协会(SAPA)主席论坛将继续邀请SAPA精英来京,努力成为北京产业界与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对话平台。

北京市科委生物医药产业促进中心《产业资讯专报》2014年10月24日 第59期

北京药学会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中路2号小二楼2层

本网站浏览36884915次

Copyright 2012 北京药学会( 本网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转载 ) All Rights Reservered

京ICP备1405355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4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