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物技术领域,预测未来趋势是很难的一件事。药物研究的风险无处不在,行内人士常说,如果整个医药产业市场得了感冒,那么生物技术产业就会昏迷。但反过来,如果整体市场有了一丝春风,生物技术产业将会扬帆前进。明年这一领域将延续今年的趋势,当药企巨头继续为销售下滑发愁时,许多生物技术公司却踌躇满志地在新药研发上前进,并获得持续的资金投入。因此,业内人士认为2015年生物技术产业仍将一片光明。药物研发的投入还将继续增长,研发全球化趋势更加明显,更多的治疗方法和全新类别的药物将进入临床。以下是分析人士认为将会引人关注的5大趋势:
1.巨头继续重组研发
6年前,大多数的药企巨头都认识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他们的研发能力非常“糟糕”,而且新药上市并没有带来预期的收入。葛兰素史克(GSK)、阿斯利康(AstraZeneca)、辉瑞(Pfizer)和赛诺菲(Sanofi)等公司开始考虑改革研发机构,其中就包括减少投入。许多研究人员被派到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剑桥地区的机构工作,因为那里是全球新药研发中心。但大部分的改革效果并不好,有些甚至是失败的。
GSK将重点放在考核每个研发单位的能力上,以发挥每个单位的潜力。2014年虽然GSK有不少产品上市,但并没有带来销售业绩的相应增长。因此公司还是下决心精减研究机构,尤其是位于南卡罗来纳州的机构。
辉瑞在研发费用的缩减上更是大刀阔斧,其研发线上的产品已经大大减少。这也是公司首席执行官Ian Read想并购阿斯利康的原因之一。不过后者也在改革研发机构,而且效果不佳。
安进(Amgen)和百特(Baxter)也将研发机构迁到了剑桥地区,并且希望和当地的麻省理工学院以及哈佛大学的大牌科学家合作。罗氏则(Roche)在收购基因泰克(Genentech)后对研发机构进行了较大程度的改革。公司对改革后gRED (基因泰克研究和早期发展的简称)和pRED (罗氏研究和早期发展的简称)项目的进展比较满意。诺华(Novartis)在购买一些大项目的特许经营权时,仍然维持着一个较小规模的研发机构。
只有礼来(Eli Lilly)基本维持了原来的研发投入,但最近公司也不动声色地削减了10亿美元的研究经费。礼来仍然希望通过新产品的上市来弥补销售下滑的损失。
药企巨头削减研究经费已经司空见惯,这种趋势无疑还将继续。不过与此相反的是,一些小公司,如吉利德(Gilead)、百健艾迪(Biogen Idec)和塞尔基因(Celgene)在研发上的投入都很大,而且获得了空前的成功。
2.IPO热潮或退
不久前,以CAR-T免疫治疗项目为主打的Juno Therapeutics公司通过IPO获得了近3亿美元的融资,Bellicum公司也同样获得了成功。但这两个连续成功的IPO并不能掩盖两年来其它公司经历的坎坷。生物技术IPO已经出现了疲软的迹象,那些人气不旺的公司,只能低价发行股票,或暂停上市。全美最大的药品福利管理公司快捷药方(Express Scripts)和生物技术公司在药品价格上的谈判,已经导致生物药品价格下降。这也影响了这些公司的利润和股票发行。因此很多专家认为,未来两年IPO浪潮不会维持太久。毫无疑问,这个趋势对生物医药行业将会影响很大。
不过,无论2015年是否仍然可以看到IPO热潮,在过去的两年里IPO带来的资金将足以使生物技术公司的药物研发势头维持好几年。况且,从目前很多药物喜人的临床研究数据来看,其上市的机会还是很大的,而这些药物的上市又将刺激生物医药行业的投资力度。
3.技术成果“大跃进”
2014年,许多被认为是疯狂或者不大可能实现的研究项目不但成熟了,而且完全有可能很快变为现实。曾经掉入低谷的基因治疗技术在这一年得到了复兴,令人兴奋的临床研究结果使大家重新乐观起来。一些新成立的基因治疗公司得到了风投的亲睐,这也使得医药行业的传统大佬们对生物技术公司刮目相看。目前拜耳(Bayer)、辉瑞、百健艾迪和安斯泰来(Astellas)都通过与生物技术公司的合作(如bluebird bio和uniQure),介入了基因治疗领域。
细胞治疗项目同样受宠,不过目前还需要解决安全性、注射途径和生产方面的问题。最引人注目的首推CAR-T细胞,即转入了表达嵌合抗原受体基因载体的、肿瘤患者的T细胞。嵌合抗原受体可以和相应的肿瘤细胞表面的特异性抗原相结合,从而激活针对肿瘤细胞的免疫反应。由于CAR-T细胞在治疗白细胞上获得的巨大成功,继诺华和Juno Therapeutics成功开发CAR-T细胞疗法后,塞尔基因、辉瑞、强生、凯德药业(Kite)和Bellicum公司又相继进入了该领域。
另外一个有可能获得巨大成功的基因治疗技术就是CRISPR/Cas9基因靶向修饰技术。CRISPR (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是细菌用来抵御病毒侵袭/躲避哺乳动物免疫反应的基因系统。科学家们利用RNA引导的Cas9核酸酶可在细胞的特定的基因组位点上进行剪切和修饰。2013年1月份,美国两个实验室在《Science》杂志发表了基于CRISPR/Cas9技术在细胞系中进行基因敲除的新方法。CRISPR/Cas9技术是继锌指核酸酶(ZFN)、ES细胞打靶和TALEN等技术后可用于定点改造基因的第四种方法。CRISPR/Cas9技术通过定向、精确修改缺陷的基因,可能为遗传病的治疗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2013年11月25日该领域的一些顶级专家在剑桥市联合成立了Editas Medicine公司并获得了4300万美元的风投启动资金。之后又有Intellia公司和CRISPR Therapeutics公司相继创立。
4.公司全球化加速
对于生物技术公司的管理层来说,最希望看到的就是公司的新药能够在全球同步进行临床试验。2015年,他们很可能会花更多的精力在中国找合作伙伴。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中国公司也在寻找这种合作机会。强生公司(J&J)已直接在上海成立了自己的全球研发中心,武田制药(Takeda)和安斯泰来也在全球化方面做得非常不错。
5.肿瘤免疫治疗新纪元
在一系列成功的临床试验和市场的追捧下,一类新型的免疫治疗产品终于进入了市场。据估计,其将很快迎来几十亿美元的销售成绩。这类产品就是所谓的检查点抑制剂(checkpoint inhibitor)。检查点抑制剂属于单克隆抗体,它们能够使原来受到抑制的免疫系统重新启动,促进T细胞识别并攻击肿瘤细胞。第一个上市的产品是默沙东(Merck)的Keytruda,紧随其后的是百时美施贵宝(Bristol-Myers Squibb)的Opdivo。罗氏和阿斯利康也有这类在研产品。分析认为,此类产品的最高年销售额或许可以达到350亿美元。目前其适应症是黑色素瘤,但研究表明它们对实体瘤也有效。
除了检查点抑制剂外,安进公司开发的BiTE抗体Blinatumomab也会带来可观的利润。BiTE代表双特异性T细胞衔接系统,该系列产品是将抗CD3单链抗体与不同抗肿瘤细胞表面抗原单链抗体通过肽段连接而成。Blinatumomab是安进公司于2012年花费12亿美元在Micromet收购案中获得的。目前,FDA批准这一药物用于治疗急性白血病。开发同类产品的公司还有诺华、Juno Therapeutics和凯德药业。辉瑞也计划通过与德国默克(Merck KGaA)、iTeos公司合作而进入该领域。其它跃跃欲试的小公司有Adaptimmune、SutroBiopharma、AduroBioTech、NantWorks等。
www.PharmNet.com.cn 2015-01-09 医药经济报
北京药学会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中路2号小二楼2层
本网站浏览39071040次
Copyright 2012 北京药学会( 本网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转载 ) All Rights Reserve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