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医药行业正式迎来了互联网的全面入侵——在这个被认定为“移动医疗元年”的时间点上,可穿戴设备和大数据开始出现在以往盘根错节的医药行业各个细分领域;不仅如此,也是从这一年开始,互联网平台化运作的医药电商大规模排兵布阵,竞速即将开闸的2015“政策元年”……
移动医疗:抢“富矿”
毫无疑问,移动医疗将持续火爆的发展态势。
2014年,移动医疗领域的融资案例及金额出现爆发性增长,截至11月共完成融资案例31起,已公布金额总计4.99亿美元;当年几乎每隔两月,投资机构就向互联网医疗挥进大笔资金,大型投资主要趋向已渐成熟的企业,并集中在C轮,其中腾讯基金连续两月在互联网医疗领域注入1.7亿美元。
从投资项目分布上,共有58起,主要有四个种类:穿戴式设备类获得投资的共计16个项目,医疗服务类获得投资的共计10个项目,移动医疗应用类获得投资的共计13个项目,健康应用项目类获得投资的共计6个项目。
移动医疗相关数据显示,目前移动医疗App达2000多款。移动医疗App主要分五种,包括医药产品电商应用,满足专业人士查询专业信息的应用,满足寻医问诊需求的应用,预约挂号及导医、咨询和点评服务平台。
春雨医生创始人张锐认为2015年的中国移动医疗市场已经正式进入“大航海时代”,而且核心将是医疗的去中心化。
他认为,这个过程表现为两大趋势:一个是医院智能外化,包括第三方化验、连锁专科医院、医生诊所、体检公司、社区诊所、手术中心;另一个是新医疗服务供应,包括线上诊断公司、基因检测公司、可穿戴设备公司、跨国医疗中介、健康O2O上门服务、医生集团。
在张锐看来,原本集中于医院的医疗服务未来将碎片化地呈现在生活的各个角落,甚至医生诊疗都可以被线上诊断所替代。
医药电商:“元年”到
2015年,互联网药品销售的政策限制,进入了开闸的倒计时。
“《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已经定稿,可能会比市场预期更早地公布出来。”有行业权威人士告诉《第一财经日报》。
此前,这一重大政策最后的开闸期限曾被普遍预期为2015年“两会”前后。
对一直高度管制的药品生产和经营行业来说,“互联网销售放开”不仅是简单的渠道拓宽,也是监管思路面临的一次艰难转变。
“相比其他行业,医药行业的互联网发展是整体滞后的,但是发展速度却是很迅速的。”中国医药(16.4 +0.8%,问诊)企业管理协会副会长牛正乾向《第一财经日报》预测,医药电商的政策红利正在快速到来,整体行业发展将在未来两三年内实现爆发。
中国电子商会公开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医药电商的交易规模预计将达到68亿元;2013年,我国医药电子商务规模为42.6亿元,仅占整个电子商务市场的0.7%,但增速很快,较之2012年的16.6亿元、2011年的4亿元,平均增速超过200%。
但另一个行业现实在于过低的利润困境——2013年,中国医药B2C行业平均毛利率为19.3%,费用率为20.6%,平均利润率为-1.3%,少数实现盈利的企业,净利率也不超过2%,只有美国连锁电商巨头达到20%~40%。
牛正乾认为,政策壁垒是行业发展的最大障碍,尤其是处方药和医保——国内药品终端销售收入中,处方药超过80%,以医疗机构销售为主;由于网上药店不能和医保、新农合等医疗保障体系对接,在网上药店购药支付时还不能使用医保卡支付,零售药店(包括网上药店)的销售增长非常受限制。
米内网2015-02-17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北京药学会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中路2号小二楼2层
本网站浏览39254535次
Copyright 2012 北京药学会( 本网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转载 ) All Rights Reserve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