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汀是一种胆固醇合成酶抑制剂,通过阻断细胞内羟甲戊酸代谢途径,使细胞内胆固醇合成减少,并能增加肝细胞表面低密度脂蛋白的受体数量和活性,促进低密度脂蛋白的吸收和分解代谢,有效降低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和胆固醇浓度。目前,活跃在市场上的他汀类药物品种主要有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洛伐他汀、匹伐他汀等或其成盐产品。
辛伐他汀:价格触底反弹
辛伐他汀在我国他汀类原料药出口中占据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2014年,我国共计出口辛伐他汀180.6吨,对比前一年的出口峰值减少14.7%,出口均价则恢复性上涨21.7%,达到230美元/公斤。因此,出口金额达到近年来的最高水平4163万美元,同比增长3.9%。
辛伐他汀是洛伐他汀化学结构侧链上增加一个甲基的半合成衍生物,比洛伐他汀、普伐他汀具有更高药效。该品由美国默沙东公司研发,制剂商品名为“舒降之”,于1988年首次上市。作为全球第一只他汀类非处方药,2003年和2006年,舒降之在欧洲和美国的专利相继到期,市场遂遭遇仿制药侵袭,市场份额大幅下降。
2002年之后,印度Biocon公司、中国海正药业、以色列Teva公司、印度Synthon公司和波兰Hovione公司等先后开始研发和生产辛伐他汀原料药,并在其出口销售上获利颇丰。2003年,Biocon公司和海正药业凭借辛伐他汀的生产和销售获得了业绩“井喷”式的增长,当年,海正药业辛伐他汀的国内外销售额达6亿元人民币。
目前,我国获得辛伐他汀原料药生产批文的企业共计24家,总产量估计超过300吨,江北药业、海正药业产量共占到一半以上。这两家和天方药业、京新药业、普洛康裕等近10家企业获得了欧盟COS/CEP证书或美国GMP认证,为打开国外尤其是欧盟市场奠定了基础。
2005年前后,欧盟占据我国辛伐他汀出口额的绝大部分,而近年来,印度早已超过欧盟占据了首位。2014年,我国出口到印度的辛伐他汀占总出口额的45%,另有超过30%出口到了欧盟,剩下的则出口到了巴西、泰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企业榜单中,海正药业、江北药业、天方药业等生产型企业均名列前茅,江苏国泰华泰、浙江医保等外贸型企业也榜上有名。
欧洲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降脂药市场,其辛伐他汀原料药市场体量较大,印度公司是我国药企在欧洲市场上的最大竞争对手。而面对世界上最大的降脂药市场——美国,我国企业却只能望洋兴叹。据报道,2006年,美国辛伐他汀原料药市场销售额约为3亿美元,但基本被拥有该产品FDA认证的印度Ranbaxy和以色列Teva等及美国本土原料药公司把持,由于我国几乎没有企业获得辛伐他汀的FDA认证等原因,对美国年出口额仅几十万美元。
瑞舒伐他汀:后市值得期待
瑞舒伐他汀钙由日本盐野义制药株式会社研发,后转让给英国阿斯利康公司,2003年上市,商品名为“可定”。瑞舒伐他汀钙上市后销售额增长迅速,已成为他汀家族的后起之秀,并在2012年凭借62亿美元的销售额登上了全球降脂药销售王者宝座。
瑞舒伐他汀钙原料药的欧洲专利已于2012年到期,其他专利则要到2016年或之后才能到期。目前,我国已有企业开始生产瑞舒伐他汀钙及中间体,持有原料药有效生产批文的企业共计6家,加上常州制药厂、浙江物产化工、浙江江北药业等生产商,已有10家左右的企业关注着这块原料药蛋糕,但受专利和工艺影响,原料药产量很小,年出口量仅1吨多,但未来增长值得期待。而其中间体产品的生产和出口量较大,瑞舒伐他汀钙中间体和瑞舒伐他汀甲酯的出口量近5年迅猛增长,2013年达到277吨,2014年回落至205吨,出口金额也达到1665万美元。上述中间体产品主要出口到印度和以色列,两国进口占我国总出口额的8成以上。浙江新东港药业和江苏阿尔法药业两企业的出口占比达92%。
美伐他汀/普伐他汀钠:春天已然逝去
美伐他汀是世界上诞生的第一只他汀类药物,由日本三共公司于1976年发现。后来三共公司在美伐他汀的基础上开发了普伐他汀钠,制剂商品名为“普拉固”,与百时美施贵宝联合上市,2004年时全球销售额达45亿美元,其专利已于2005年前后到期。
由于美伐他汀和普伐他汀钠在降血脂的作用上相比其他他汀类药物无优势,且上市时间较晚,市场反馈弱于辛伐他汀、普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等产品,其原料药产品的生产和出口也受到其他他汀类原料药的竞争。目前,我国仍拥有普伐他汀钠原料药生产批文的企业共4家,包括海正药业、广东蓝宝制药、丽珠集团新北江制药等企业,合计产量估计几十吨。美伐他汀的生产企业也是上述几家,总产量超过300吨。
美伐他汀的出口“春天”出现在2010年和2011年,出口规模超过155吨,2011年的出口额达1650万美元,此后逐渐减少,目前维持在130吨左右,主要出口市场是印度。普伐他汀钠的出口峰值出现在2012年,当年仅加拿大的定向采购需求就达7吨,全年出口量近10吨,近两年的出口量下滑明显,2014年仅出口2.2吨。
氟伐他汀钠/匹伐他汀钙:潜力有待开发
氟伐他汀钠由瑞士山德士公司开发,诺华公司生产销售,是第一只完全由化学合成得到的他汀类药物,于1993年上市,商品名为“来适可”,年销售额达6亿美元。2011年,其专利到期。目前,我国仅海正药业和深圳信立泰药业两家企业拥有氟伐他汀钠原料药的生产批文,产量也仅数吨,几乎没有出口。
匹伐他汀钙也是由日本第一三共公司开发,2003年在日本率先上市,是迄今上市最晚的他汀类,年销售额约5亿~6亿美元。因具有生物利用度高、用量小等优点,市场预测其有较大增长潜力。由于第一三共并未及时在中国对匹伐他汀钙申请专利保护,我国企业得以抢先研发和生产其原料药和仿制药。目前,华润双鹤药业、山东齐都药业、上虞京新药业、徐州万邦金桥制药等4家企业拥有原料药生产批文,其中华润双鹤药业为领军者。
阿托伐他汀:业绩跳跃增长
阿托伐他汀钙由美国Wamer-Lambert公司研发,1997年上市,制剂商品名为“立普妥”。在辉瑞收购该公司后的大力推广下,立普妥在2004至2010年间连续7年雄踞全球处方药销售额榜首,直到2011年专利到期才跌落神坛。印度Mylan、Ranbaxy、Dr Reddy和美国Waston、以色列Teva等全球主要仿制药公司已迅速跟进其仿制药和原料药的生产和销售,DSM印度、Cadila等企业也在全球原料药市场上占据一定市场份额。
目前,我国拿到阿托伐他汀钙原料药生产批文的企业共计11家,但海正药业、天方药业、浙江宏元药业等主要生产企业产量均不大,合计估计仅几十吨,出口量更只有十几吨,在国际市场上几无话语权。但我国在阿托伐他汀中间体上的生产能力却不容忽视,目前全国总产量估计在400吨以上,主要生产企业有浙江新东港药业、江苏阿尔法药业、安徽美诺华等。2009~2012年,我国阿托伐他汀原料药及中间体的出口规模出现跳跃式增长,2012年达到365吨的高峰,此后略有下降,但也稳定在360吨左右。
近5年,阿托伐他汀钙原料药的出口均价不断上升,已经从2010年的246美元/公斤连续上涨至2014年的554美元/公斤,累计涨幅达125%,出口数量也增至13.8吨,这与立普妥专利到期后,该原料药的国际市场需求日益旺盛有关。从出口市场上看,印度占据我国该产品总出口额的55%,欧盟则占据了近40%。杭州中利实业、浙江新东港药业占据我国阿托伐他汀钙出口企业榜单的前两位。
与之相反,阿托伐他汀中间体的出口均价呈直线下滑态势,从2011年的248美元/公斤,连续下跌至2014年的169美元/公斤,累计跌幅达32%。
2014年,我国阿托伐他汀中间体的出口额为5861万美元,同比减少9%。前3大出口目的国印度、以色列和墨西哥,分别占据我国该产品总出口额的31%、25%和22%,但同比增速则分别为-42%、92%和-17%,对其出口均价也都在160美元/公斤左右。这一方面是由于国际产能渐趋饱和,国内外竞争对手血拼价格;另一方面是因为印度的阿托伐他汀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中间体产品需求减少,例如DSM公司目前开始采用全球首创的酶法工艺生产阿托伐他汀钙,并拥有完整的产业链,生产周期缩短,成本降低。浙江新东港药业、江苏阿尔法、南京雅礼、中化宁波、安徽美诺华等均是我国出口主力,其中新东港药业的出口占比达6成以上。
洛伐他汀:各路群雄混战
洛伐他汀在我国他汀类原料药出口中占据着1/3的市场。近年来,我国洛伐他汀原料药的出口数量峰值出现在2011年,当年的出口数量为395.3吨,出口均价却为近5年最低,仅81美元/公斤,比2003年的395美元/公斤和2005年的130美元/公斤都低得多,市场价格战的激烈程度可见一斑。
洛伐他汀是1987年美国默沙东公司上市的第一只他汀类调血脂药物,商品名为“美降之”,是20世纪90年代世人瞩目的“重磅炸弹”药物。随着其专利于2001年6月到期,2002~2003年,海正药业靠仿制和生产洛伐他汀原料药获得巨大成功,国内众多企业蜂拥而上,造成其原料药的价格大幅下跌,甚至低于成本价。印度的情况也类似,Biocon公司的先发优势被Ranbaxy、Lupin、Aurobindo、Krebs等原料药厂的群起混战而湮没,印度企业生产的洛伐他汀原料药价格也大幅缩水。洛伐他汀沦为新型的“大宗原料药”。
2011年后,我国洛伐他汀的出口数量逐年下降,出口均价则有所反弹。2014年,我国共计出口洛伐他汀299.2吨,同比减少17.8%,出口均价则上涨7.3%,达到96美元/公斤,出口金额为2869万美元,同比下降11.9%。分析洛伐他汀出口数量下降的因素:一方面被崛起的辛伐他汀原料药挤压,另一方面,印度公司在洛伐他汀菌种发酵水平上有较大的技术提高,致使成本下降,加之印度政府的退税政策扶持和汇率频繁下跌,我国洛伐他汀生产的人力、环保等成本却直线上升,印度公司的价格竞争力逐渐增强,削弱了我国出口优势。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我国目前仍有11家企业持有洛伐他汀的原料药生产批文,总产量估计超过400吨,海正药业、丽珠集团新北江制药、重庆大新药业是主要生产企业。上述3家企业的洛伐他汀原料药中,海正药业获得欧盟COS证书,后两家通过了FDA认证。
2014年,我国洛伐他汀出口额中,印度占据了77%,这与印度低价进口我洛伐他汀原料药用于加工生产成辛伐他汀原料药有关。美国、中国台湾、加拿大、马来西亚等地也是我国洛伐他汀出口的目的国家和地区。出口企业榜单中,丽珠集团新北江制药、重庆大新药业、浙江医保位列前3名,合计占据了我国洛伐他汀出口额的95%。
据估算,2010年,辛伐他汀的全球市场规模为4.68亿美元。目前,作为世界上洛伐他汀原料药的第二大生产基地,印度公司是我国药企在国际市场上的最大竞争对手。
www.PharmNet.com.cn 2015-03-19 医药经济报
北京药学会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中路2号小二楼2层
本网站浏览39302745次
Copyright 2012 北京药学会( 本网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转载 ) All Rights Reserve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