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动态信息 政策法规
政策法规
字号 16

中国仿制药生死关:药品一致性评价

2016年11月04日

医药网10月18日讯 中国药品生产企业研发投入不足,创新能力不强,部分仿制药质量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中国已经吹响药品自救之战的号角,全面展开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以缩小这一差距。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开展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意见》(下称《意见》)3月正式对外公布,要求制药企业对仿制药与原研药在质量和疗效上的一致性进行评估,整个医药行业的大洗牌即将到来。“半年多时间过去,很多企业还没有启动这个工作。”一位药品行业的专家说。

仿制药与原研药的距离

美国FDA(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有关文件指出,能够获得FDA批准的仿制药必须满足以下条件:和被仿制产品含有相同的活性成分,其中非活性成分可以不同;和被仿制产品的适应症、剂型、规格、给药途径一致;生物等效;质量符合相同的要求;生产的GMP标准和被仿制产品同样严格。

“原研药只需一片的量,在中国却吃5片,想扭转这个情况,提高中国仿制药的药效,只有通过药品一致性评价,而且这在国际上是通用的方法,也是必走之路。历史上,政府给仿制药开了口子,在没有做药品一致性评价实验的情况下就上路了,迄今不能再回避这个问题。中国药品的质量和药效必须进一步提高。”一位参与《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起草的专家表示。

在缺医少药、制药行业基本空白的情况下,仿制药的出现,曾挽救了很多国人的性命。目前我国有药品批准文号18.7万个,其中16.8万个药号是2007年以前审批的。而在已批准的7000种、12.1万个化学药品中,绝大多数是仿制药。

“与原研药相比,仿制药价格低廉,受到消费者欢迎。但是,中国的药品审批仅进行‘质量标准’控制,未进行生物等效性验证。也就是说,大部分仿制药仅是化学成分相同,临床有效性是否等同不能保证,造成大量‘合格的无效药’占据仿制药主体。国际上对产自我国的仿制药基本不认可。”一位药品行业专家表示。

国务院研究室综合司巡视员范必在其《中国药品监管体制改革研究报告》中提到,大量存在质量安全风险的仿制药、中成药甚至假劣药品,通过地方保护、商业贿赂、虚假广告等不正当手段进入正规渠道,包括进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和医保报销目录。部分产品为了中标,价格降到成本之下,药品质量缺乏保障。而疗效确切、经过严格科学验证的药品,如不适应医药行业的“潜规则”,很难推广应用。因此出现了“劣药驱逐良药”的现象,浪费了大量的医疗支出。

中国当前这种只有质量保障、没有药效保障的药,成为了仿制药与原研药之间的鸿沟。

历史的补课

没有经过药效评价的中国仿制药们,必须要经过药品一致性评价这一生死之关。

《意见》要求,化学药品新注册分类实施前批准上市的仿制药,凡未按照与原研药品质量和疗效一致原则审批的,均须开展一致性评价。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2年版)中2007年10月1日前批准上市的化学药品仿制药口服固体制剂,应在2018年底前完成一致性评价,其中需开展临床有效性试验和存在特殊情形的品种,应在2021年底前完成一致性评价;逾期未完成的,不予再注册。

国家食药监总局一位官员表示:“对已经批准上市的仿制药进行一致性评价,这是补历史的课。美国、日本等国家也都经历了同样的过程。”

“中国政府给予了药品最低的入门门槛,在它们经营药品很多年之后,每个企业都应该考虑去做药品一致性评价,承担起企业责任。一个90%以上都是没有经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大国,有何理由不进行这项工作?前期钱也让你们赚了,现在说做实验没钱,能说得过去吗?”一位参与《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文件制订的专家表示。

初步统计,2007年10月前批准上市的化学药品仿制药口服固体制剂,在基药目录中有289个品种、17740个批准文号或注册证号,涉及1817家国内生产企业、42家进口药品企业。

“一致性评价工作,对于企业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一致性评价对企业是生死问题,是优胜劣汰的过程,文号多少没有意义,质量疗效与原研药一致的品种才能有市场价值。”上述官员表示。

胶着状态

《意见》发出之后,中国药企一片唏嘘。做还是不做,选择生还是死?

“一些老的化学药品现在已经找不到参比试剂,有的是不敢确认,有的是找到了也买不到参比试剂。另外,缺乏做一致性评价的科研能力,缺乏人才,此外时间紧迫,临床机构出现拥堵。半年多时间过去,很多企业还没有启动这个工作。”一位药品行业的专家如此描述这场战争的胶着状态,很多企业也因此尚在观望。

安徽省食药监局局长徐恒秋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表示:“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致性评价的压力较大,但是我们成立了工作小组,召开了企业动员大会,搭建产学研技术合作服务平台,成立了安徽省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战略联盟,现在已经启动了10个品种。”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不仅是药品质量的再提升,也是药品行业的一次大洗牌。在当前已经存在的18.7万个药品批准文号中,有多少是在睡大觉?在这次洗牌中,它们将永远被淘汰出局。

“我们有120多个药品批号,列入基本药物目录的有19个,但是只有3个品种在产。所以这次我们只想做5个品种,目前启动了2个品种的一致性评价,其他就不做了。”合肥立方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季俊虬对本报表示。

季俊虬说:“做一个品种的一致性评价费用是500万~1000万,如果全部都做,资金量有压力,也没有必要。有些品种没有竞争力,甚至不在产的,就不用做了,只做有竞争力的在产品种。”

“中国缺乏药品一致性评价的人才,不过他们可以委托一些科研机构来做,并不是没方法。”上述药品行业专家表示。

对专攻新药研发的合肥医工医药有限公司董事长何广卫来说,这无疑是一次机会。“为了接委托的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我们的设备翻了一番,投入上千万。目前已经接了20多个品种进行药品一致性评价。”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是个非常庞杂的系统工程,不仅要解决投资巨大的问题,还要解决做什么(遴选品种)、和谁做(自主研究、委托研究、合作研究)以及怎么做(参比制剂遴选、逆向工程研究、处方工艺改进、生物等效性研究等)三大难题,影响因素众多,情况极其复杂。

而最让企业困惑的便是规格的变更。“原研药是药片,你仿制成制剂,连参比试剂都找不到,这是最麻烦的事情。”一位药品行业人士表示。

“很多企业纠结于如何选择参比试剂,难道你仿的谁家的药不知道吗?确实存在一个临床试验机构不足的问题,一家医院一年也就做10~20个品种,因为临床试验需要每天抽血、给药,程序比较麻烦。但是国家已经扩增了新的可以做实验的临床医疗机构名单。”上述药品行业专家表示。

目前一期临床试验的医疗机构有53家,针对一致性评价的工作量,尚有欠缺。据业内人士透露,由于所需临床医疗机构量大,下一步或许将取消临床医疗机构的GCP认证,改为备案。

上述参与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方案制定的专家认为,“谁先做谁先通过,谁将受益。未来基本药物招标会优先考虑同一品种的前三个拿到一致性评价的企业,再以后拿到将享受不到此优惠。而当前国家已经确定了不做一致性评价的品种和批号,将被取消不能再生产,这条将执行到底。”

www.PharmNet.com.cn 2016-10-18 第一财经日报

北京药学会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中路2号小二楼2层

本网站浏览36866988次

Copyright 2012 北京药学会( 本网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转载 ) All Rights Reservered

京ICP备1405355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4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