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一方
字号 16

安宫牛黄:“安”居首位的温病名方

2021年06月28日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  金锐

立夏到了,白日渐长,天气也日渐炎热,早醒和睡不着的人多了起来,相较之前,热性疾病的发病率也有明显上升。而在热性疾病的治疗方中,有一个非常经典的“猛药”——安宫牛黄丸。对于这种“猛药”,网上却有种说法,认为“可以在惊蛰、夏至、霜降、冬至等节气服用安宫牛黄丸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那么,这种说法正确吗?安宫牛黄丸应该在哪些情况下服用呢?本期我们就来说一说。

一、安宫牛黄丸的来历

安宫牛黄丸首载于清代吴鞠通的《温病条辨》,其是温热病学说的代表性著作,而安宫牛黄丸又是其中“温病三宝”之一。简单来说,安宫牛黄丸是治疗温病的经典中药复方,用于温热病热入心包证,出现高热惊厥、神昏谵语等。进一步讲,对于现代医学上的中风昏迷及脑炎、脑膜炎、中毒性脑病、脑出血、败血症等疾病,当表现为高热惊厥、神昏谵语时,即可用之。所以,安宫牛黄丸是一种急危重症用药。

那么,此处的“急危重症用药”意味着什么呢?打一个不太恰当的比方——急危重症用药意味着在这一服药里面,有很多“虎狼之药”,也就是毒烈性中药。此话怎讲?我们先看看安宫牛黄丸的组方:牛黄、水牛角浓缩粉、人工麝香、珍珠、朱砂、雄黄、黄连、黄芩、栀子、郁金、冰片。这其中,不仅有走窜开窍性烈的麝香、牛黄和冰片,还有苦寒性强的水牛角(原方用犀角,药性更强)、黄连、黄芩和栀子,更有含汞和砷的矿物药朱砂和雄黄,言而总之“四个字”—力强效猛。也只有这样的药物,才有可能挽救人于危重之际。

二、安宫牛黄丸如何用

根据《温病条辨》的记载,安宫牛黄丸的用法是:“脉虚者人参汤下,脉实者银花、薄荷汤下,每服一丸。兼治飞尸卒厥,五痫中恶,大人小儿痉厥之因于热者。大人病重体实者,日再服,甚至日三服;小儿服半丸,不知再服半丸。”

可以看出,根据病情改善情况,安宫牛黄丸的用法用量有一个很明显的加减;推而言之,如果病情改善达到预期,就不应该再继续服用。“中病即止”的意思非常明确,所以,长期使用或随意使用,绝非安宫牛黄丸原本的用法。

安宫牛黄丸的说明书上也标明了“寒闭神昏不得使用。孕妇慎用。不宜过量久服。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等内容,也就是说,如果患者不属于热闭(非寒闭)神昏证,即便表现为神昏谵语,安宫牛黄丸也是不适用的。所以,安宫牛黄丸的适应人群是明确的,用药方法也有基本原则,任何超出这些既定内容的只能归为“具有风险的临床尝试”。

三、不对证的情况下,吃1丸有关系吗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查阅了CNKI数据库中关于安宫牛黄丸不良反应的报道,结果显示:这种公开发表的内容虽然并不多,但在为数不多的几篇报道中,副作用往往就发生在仅仅服用1次之后,或者是在病证已经好转却擅自多服药1次之后。例如:

——患者甲素以火体自居,两年前擅自购服安宫牛黄丸1粒,遂患脾肾阳虚证,虽多方求医,但两年未愈。

——患者乙因脑梗入院,医生辨证后为其处方安宫牛黄丸1次,服药后病情明显改善,后处方改为参麦饮调理。但是,家属认为安宫牛黄丸疗效显著,遂又自购1粒服之;患者服用当日下午即出现头额及四肢发冷、倦怠萎靡等明显的寒证表现。

基于此,我们认为,尽管只服用1次,但安宫牛黄丸峻猛的药性仍然会形成较高的不良反应风险。如果患者体健正气足,或者体质偏向于实热内蕴伴气郁,则可能不会表现出什么;但是,若患者素体脾胃虚寒或者正气不足,那么就很容易出现不适。

所以,对于“猛药”安宫牛黄丸,即便只是服用1次,也是不合时宜的。此外,如果已经确认该药不会发挥治疗作用,即便不会产生副作用,也不推荐服用。

四、惊蛰、夏至等节气服用有什么依据

我们再来看看这种保健式的服药方法有没有什么依据。关于在这四个节气时服用安宫牛黄丸的说法,根据我们搜索到的资料,最完整的内容来源于网络中的一些文章。这些文章提到,安宫牛黄丸在惊蛰时服用有助于“开泄体内痰浊闭阴,提振阳气”,夏至时服用能“平衡阴阳,为阴气萌生扫清障碍,重整阴阳秩序”,霜降时服用能“荡涤痰浊阴邪,为冬令进补扫清障碍”,冬至时服用能“为阳气萌生扫清障碍,重振阴阳纲领”。

这里先不讨论这种说法正确与否,但从药学角度看,上述内容缺少详细的组方中药性效的信息,也没有完整的闭环推理逻辑。比如,类似于“扫清障碍”和“重整秩序”这类词语,根本就不是药学专业词汇。而且,如果说惊蛰时服用是因为需要利用其中的芳香开窍药来“开泄痰浊闭阴”,夏至时服用是需要利用其中的清热解毒药来“清火平衡阴阳”,那么对于气候变化刚好相反的霜降和冬至又作何解释?含有大量苦寒咸寒中药的安宫牛黄丸怎么就能“提振阳气”了?

所以,在我们看来,有很多说法过于模糊、笼统,甚至是不专业的。因此,我们不建议大家随便吃安宫牛黄丸,其也没有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

北京药学会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中路2号小二楼2层

本网站浏览31327545次

Copyright 2012 北京药学会( 本网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转载 ) All Rights Reservered

京ICP备1405355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4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