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药知识
字号 16

“药片虽小,注意事项可不少”之二甲双胍

2023年05月20日

北京市密云区鼓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齐红艳

尽管新型降糖药物层出不穷,但对大多数人来说,一提起糖尿病治疗药物,首先想到的应该还是二甲双胍(胰岛素或许也是“首选”,本系列后期将会系统介绍,敬请期待)。二甲双胍通过抑制肝糖原分解,减少肝糖输出,增加脂肪组织与肌肉对葡萄糖的利用,减少葡萄糖在肠道的吸收来降低血糖——强大的功效配合低廉的价格,自然而然地将它变成全球应用最广泛的口服降糖药物,在我国也有30余年的临床应用经验。而且,二甲双胍不仅具有良好的“单兵作战”的能力,“联合作战”(与其他药物联用)的效果同样显著,安全性值得肯定,在预防心血管并发症方面也显示出了明确的作用。

虽然如此,但想必大家都听过“最熟悉的陌生人”的说法吧——二甲双胍就是这位“陌生人”,具体使用时还是有一些讲究的。话不多说,今天我们就来简单地了解一下这位“最熟悉的陌生人”。

注意一:剂型会有很多种

目前,单一成分二甲双胍的剂型包括:普通片(250mg/片、500mg/片、850mg/片)、缓释片或胶囊(500mg/片或500mg/胶囊)、肠溶片或胶囊(250mg胶囊、500mg/胶囊)。不同剂型药物给药后溶出的释放方式不同:普通片在胃内崩解释放;肠溶片和肠溶胶囊在肠道崩解释放;缓释片和缓释胶囊在胃肠道内缓慢溶出、释放。

这里为大家介绍一下二甲双胍缓释片的结构,其可以简单概括为6个字——“外相包裹内相”(图1)。

 

内相结构由亲水和疏水材料混合而成为膜结构,包裹着二甲双胍的有效成分。遇水后,内相膜结构会发生部分溶解(图2),而不是全部溶解,这就大大减少了二甲双胍有效成分溶出的速度,从而减少了对胃肠道的刺激。

外相结构是一种凝胶骨架材料,包裹多个内相。外相遇水后会迅速膨胀——最大可膨胀至15mm以上(图3),而15mm是人体幽门的直径,这就意味着它无法通过幽门,只能滞留于胃中;此时,从内相膜结构中缓慢释放出来的药物通过外层释放,有序经过幽门,在有效吸收窗(小肠上段)被充分吸收。外相聚合体基质是可溶的,会在15个小时之内逐渐分解,因此不会造成胃肠道梗阻。这就解决了一天服用多次的问题,可以一天1~2次服用,提高了患者服药依从性。

注意二:服药时间各不同

为减少不同剂型二甲双胍的胃肠道反应,它们的服药时间也有所不同。比如,对于普通片、缓释片、缓释胶囊,建议餐中或餐后服用,可减少胃肠道反应;而肠溶片或肠溶胶囊,为避免药物在胃中溶解,建议餐前服用。

至于服药频率,二甲双胍缓释片每天服用1~2次;普通片、肠溶片、肠溶胶囊每天服用2~3次,如果患者没有胃肠道反应,为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可以每日服药2次,每次1000mg。

服药前仔细阅读过说明书的人可能会有疑问:二甲双胍的血浆半衰期只有5.1小时,为什么二甲双胍片可以每日服用2次呢?是不是太少了呢?其实并没有,这是因为二甲双胍能同时分布于红细胞储藏室,使全血消除半衰期达到17.6小时,完全可以每日服用2次。

注意三:最大剂量存差异

研究显示,当二甲双胍每日剂量为1000~2000mg时,药效呈剂量正相关;最佳有效剂量为2000mg,二甲双胍普通片最大日剂量为2550mg,肠溶片、肠溶胶囊和缓释片、缓释胶囊最大日剂量为2000mg。

这里简单说说“剂型转换”的情况:当从二甲双胍普通片转换为缓释片时,若服用剂量在2000mg以下,推荐等剂量转换;如果普通片剂量超过2000mg,肠溶片、缓释片转换为2000mg。患者在进行剂型转换时,大可不必担心药效上会有差异,因为等剂量二甲双胍缓释片1次/日与普通片2次/日或3次/日降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能力相当。

注意四:相互作用应注重

二甲双胍为水溶性物质,在体内不经药酶代谢,不与血浆蛋白结合,故相对较少与药酶诱导剂、抑制剂及血浆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归纳发现,二甲双胍的药物相互作用主要包括如下几种(表1),服用时需格外注意。

注意五:不良反应勿惊慌

凡是药物,在治疗疾病的同时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不良反应,二甲双胍也不例外。

(1)二甲双胍的主要不良反应是胃肠道反应。为减少或避免胃肠道反应,二甲双胍应从小剂量开始服用,比如每次250mg或500mg,每日2次;逐渐加量,并于1~2周左右调整剂量至2000mg/日,非缓释制剂分次随餐服用,或改成1次/日的缓释制剂。相比普通片每天需多次服用,缓释片每天一次的服药方式具有更好的胃肠道耐受性,可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另外,二甲双胍的胃肠道反应多发生在治疗早期,多数患者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可逐渐耐受或症状消失。

(2)低血糖反应,相关症状通常表现为出汗、饥饿、心慌、颤抖、面色苍白等,严重者还可出现精神不集中、躁动、易怒甚至昏迷等。其实,在各类降糖药中,二甲双胍引起低血糖的风险非常低,单药很少引起低血糖反应;但是,当与胰岛素及磺脲类降糖药联用时,其引起低血糖的风险会增加。除胰岛素及磺脲类降糖药外,“【注意四】相互作用”中提到的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氨苯蝶啶、地高辛等药物可抑制或竞争二甲双胍经肾脏排泄,也会增加低血糖的风险。因此,若联用二甲双胍与以上药物,患者需警惕发生低血糖,熟知低血糖的症状,必要时及时口服糖水、含糖饮料,或进食糖果、饼干、面包、馒头等。

(3)乳酸酸中毒——需要强调的是,只要掌握好二甲双胍的禁忌证(关于禁忌证,下文会有详细的说明),一般不会造成严重的乳酸酸中毒。另外,还有两点需要患者知晓:第一,只有在排除禁忌证的情况下,医生才会开具二甲双胍;第二,若服用过程中出现了禁忌证,则应立即停用二甲双胍。

注意六:本身并无肝肾毒

如果说大家对二甲双胍这种物美价廉的药还有顾虑的话,那可能就是所谓的“肝肾毒性”了——那么,二甲双胍到底有没有肝肾毒性呢?答案是:没有。

二甲双胍不经肝药酶代谢,在肝脏中经有机阳离子转运蛋体转运,本身无肝毒性;二甲双胍是小分子物质,水溶性好,大部分原型经肾脏排泄,清除迅速,本身无肾毒性。所以,朋友们完全可以打消这种顾虑。

注意七:胰岛素的好搭档

“药,能少吃就少吃,能不吃就不吃”,这是很多人的内心想法——那么,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如果后期启动了胰岛素治疗,那还有没有必要保留前期服用的二甲双胍呢?答案是:有必要。

二甲双胍可改善肝脏和肌肉组织的胰岛素抵抗,与胰岛素联用,可进一步降低HbA1c,使血糖达标率更高,体重增加更少,胰岛素用量减少,低血糖风险降低,让患者获益更多。既然联用的好处这么多,那当然有必要保留!

其实,不仅2型糖尿病患者,1型糖尿病患者在胰岛素治疗基础上也可加用二甲双胍,尤其适合胰岛素使用剂量较大、体重增加明显的患者。

注意八:这些情况必须停

二甲双胍安全有效,还能改善胰岛素抵抗,而且不存在“肝肾毒性”,优势这么多,那是不是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可以服用二甲双胍,或者已经服用二甲双胍的患者可以一直服用呢?答案是否定的:出现以下这些情况,就不宜服用,我们通常称之为二甲双胍的禁忌证。

(1)中度(3b级)和严重肾功能衰竭或肾功能不全[CrCl<45mL/min或eGRF<45mL/(min·1.73m2)]时,肾脏清除二甲双胍减少,造成二甲双胍蓄积,增加低血糖和乳酸酸中毒的风险。

(2)肝功能严重受损会明显限制乳酸的清除能力,增加乳酸酸中毒的风险,因此,血清转氨酶超过3倍正常上限或有严重肝功能不全的患者避免使用二甲双胍。

(3)可造成组织缺氧的疾病(尤其是急性疾病或慢性疾病的恶化),例如失代偿性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近期发作的心肌梗死和休克。

(4)严重感染和外伤,外科大手术,临床有低血压和缺氧等。

(5)任何急性代谢性酸中毒,包括乳酸酸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6)急性酒精中毒、酗酒。酒精在体内代谢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氧,而在缺氧或无氧的情况下,葡萄糖代谢后生成的乳酸会增多,导致乳酸酸中毒风险增加。

(7)维生素B12、叶酸缺乏未纠正者。

(8)碘造影剂与二甲双胍竞争性通过肾脏排泄,合用可导致乳酸酸中毒和急性肾衰竭。对于接受注射碘造影剂的患者,若肾功能正常,造影前不必停用二甲双胍,造影后停用48~72小时,复查肾功能正常可继续用药;若肾功能异常,造影前48小时停用,造影后停用48~72小时,复查肾功能正常可继续用药。

最后,不知道细心的朋友是否发现了:把每一段的标题连在一起就是一首帮您记忆的顺口溜哦!

剂型会有很多种,

服药时间各不同。

最大剂量存差异,

相互作用应注重。

不良反应勿惊慌,

本身并无肝肾毒。

胰岛素的好搭档,

这些情况必须停。

(本系列待续)

北京药学会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中路2号小二楼2层

本网站浏览37865574次

Copyright 2012 北京药学会( 本网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转载 ) All Rights Reservered

京ICP备1405355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4183